以下是含有The Substance的搜尋結果,共15筆
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昨(3)日圓滿落幕,電影《艾諾拉》以5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麥琪麥迪遜(Mikey Madison)也拿下最佳女主角。不過之前外界呼聲最高的黛咪摩爾(Demi Moore),在公布得獎名單瞬間表情一下子沒憋住,顯得既錯愕又失落,之後馬上為對手鼓掌。只是意外神情全被鏡頭捕捉,掀起許多網友討論。
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3日舉辦頒獎典禮,由西恩貝克編導的電影《艾諾拉》(Anora)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共5大獎,成為本屆最大贏家。
俗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於3日登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紅毯時尚,猶如戲中人物活脫脫走出大銀幕。提名入圍的熠熠明星不僅在戲中尬演技,在紅毯上的現實人生中仍不忘拚造型,向自己的戲中角色致敬。電影與真實人生兩相對照,饒富趣味。
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台灣時間今(3日)上午8時在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登場,其中表演環節部分,《魔法壞女巫》主演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和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以《綠野仙蹤》主題曲揭開典禮序幕後,還有由女團BLACKPINK成員Lisa、蜜桃貓朵佳(Doja Cat)和蕾伊(Raye)帶來致敬007系列的音樂串燒。
第9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台灣時間3日早上8點,在洛杉磯杜比劇院登場。儘管之前因為野火影響、延遲至今,但現場依舊星光熠熠。今年電影《艾諾拉》成了大贏家,奪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主角等五項大獎。影帝影后則分別是《粗獷派建築師》的安德林布洛迪( Adrien Brody),以及《艾諾拉》的麥琪麥迪遜 (Mikey Madison)。
兩部探討女性自我價值的年度重量級電影《璀璨女人夢》(Emilia Pérez)與《懼裂》(The Substance)的女主角卡拉索菲亞賈斯康與黛咪摩爾,憑藉深刻的角色演繹躋身奧斯卡影后提名名單,為全球影迷帶來無限期待。兩部電影不僅故事主題深刻,演員的表現更是各具亮點。卡拉索菲亞賈斯康「震撼靈魂的轉變」與黛咪摩爾「以情感與力量為角色注入生命」的精湛演出,讓她們的表演在今年的頒獎季中備受矚目。
好萊塢女星黛咪摩爾(Demi Moore),以《懼裂》(The Substance)勇奪金球獎影后,她在片中飾演的過氣女星伊莉莎白,年輕時曾是好萊塢最火紅的巨星,邁入中年後人氣與名聲大不如前,身在外貌至上的演藝圈,使她不得不想盡辦法變得更美、更年輕。伊莉莎白的處境彷彿映照了黛咪摩爾的真實人生,她坦言,自己確實希望能夠和伊莉莎白一樣,在星光大道留名。
第82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今日盛大舉行,好萊塢女星黛咪摩爾(Demi Moore)在肉體恐怖新經典《懼裂》(The Substance)中,飾演過氣女星伊莉莎白,為了重回舞台不惜走上「追求完美,面目全非」的毀滅之路。片中大膽、犧牲、瘋狂又悲傷的精湛演出,終於為出道多年的黛咪摩爾奪下首座金球獎影后!
被影迷譽為肉體恐怖新經典的口碑神作《懼裂》(The Substance)即將於1月17日在CATCHPLAY+影音平台獨家上架!電影描述過氣女星伊莉莎白在施打名為完美物質的不明藥物後,竟分裂出年輕貌美的共同體蘇,當她再度享受青春走紅的滋味時,也一步步陷入容貌焦慮的自毀深淵中。而女主角黛咪摩爾Demi Moore從心理到外在突破性的瘋狂演出,不僅令觀眾看得瞠目結舌,也獲得金球獎、廣播影評人協會獎、哥譚獎、獨立精神獎等提名肯定,更是角逐奧斯卡影后的熱門人選。
「你想過另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嗎?更年輕,更美麗,更加完美。」這是今年在坎城影展舉行首映,最終獲得最佳劇本獎的《懼裂》(The Substance)開宗明義的台詞。這世界誰不迷戀美麗的人,但為了成就永遠的美,你願意走到多遠?《懼裂》由柯洛里法吉特身兼監製、導演以及編劇三位一體,電影描述過氣女明星伊莉莎白·史巴克逐漸失去知名度及影響力,為了抓住名聲、青春與美貌,她加入來路不明的黑市計畫,以分裂方式產出另一個自己。
《懼裂》(The Substance)以震撼極具張力的視覺效果及觸及容貌焦慮議題的內容,引發觀眾對外貌及年齡的省思,上映後,獲得佳評如潮,引發影迷高度討論,全球賣破17億台幣、全台票房已突破1500萬元。昨(5)日再傳入圍捷報,獲提名第37屆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最佳電影獎、最佳劇本獎,《懼裂》導演柯洛里法吉特(Coralie Fargeat)興奮表示:「能夠獲得提名真是無比榮幸!謝謝所有團隊的努力,也恭喜整個團隊!」歐洲電影獎將於12月7日在瑞士琉森舉行頒獎典禮。
好萊塢女星黛咪摩爾(Demi Moore)在主演新片《懼裂》(The Substance)不僅三點全露,更以「奧斯卡級神演技」完美詮釋容貌焦慮的過氣女明星,然而現實中黛咪摩爾猶如女主角,為了保持身材苗條而折磨自己,甚至因此失去工作還付出許多慘痛代價,黛咪摩爾坦言:「我曾經就是伊莉莎白,她在片中無所不用其極地追求完美,挑戰這種肉體恐懼的片我一點也不怕,因為我知道每個人心裡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完美!」她強調,《懼裂》是一部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故事,「那種被拋棄、被忽視的感覺,還有缺乏對自我價值的認可,也是探討對肉體恐懼這個主題有趣的方式之一」。
好萊塢巨星黛咪摩爾(Demi Moore)演出驚悚電影《懼裂》(The Substance),除獻上從影最大尺度,電影更被喻為是生涯最精湛之作,高呼聲問鼎明年奧斯卡影后,日前黛咪摩爾受訪時分享令她抓狂的一場戲,透露自己為了演好容貌焦慮的極端心境,一場戲反覆拍了高達45次,是直到無法再上妝才結束。
這次在坎城影展眼見不少大師翻船或停留在自我懷舊,並不好受。既是觀影期待難以滿足,還有種舊情難忘的感傷。當然,西恩貝克(Sean Baker)一步登天奪下金棕櫚,或是伊朗導演拉索洛夫(Mohammad Rasoulof)在政府威嚇下依然勇敢發聲的振聾發聵,或是兩位法國導演賈克歐狄亞(Jacques Audiard)、拉莉法吉特(Coralie Fargeat)運用類型電影手法對性別轉換、容貌焦慮的大膽演繹,還是震撼的。只不過擠進競賽窄門如此之難,可喜片單如此之少,也難怪平均反應會創下新低了。
第77屆坎城影展在26日凌晨落幕,贏家名單揭曉,最大獎金棕櫚獎由美國導演西恩貝克的新作《Anora》拿下,評審團大獎則由印度女導演帕亞爾卡帕迪亞執導的首部劇情片《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奪得。而目前剛從伊朗出逃的導演穆罕默德拉素羅夫則拿下本屆的評審團特別獎殊榮。